坚持人民至上理念既是习近平工运思想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
来源: 中外通讯社  日期:2024-04-19 09:49:05  点击:9094  属于:中国新闻

​  刘大勇 辽宁省国防工业工会 主席

  自古有云,得民心者得天下。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020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时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

  同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工作”。

  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十个坚持,其中第二个就是“人民至上”。

  2022年10月16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

  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民是决定性力量”。

  2023年3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我们要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进现代化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

  2024年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的提出,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顺延、递进、升华乃至壇变,彰显了时代性、发展性、精准性和高级性,符合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和唯物史观,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之一。

  坚持人民至上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根本解决了为啥执政、为谁执政、如何执政、尤其是如何长期执政等世界各国政党普遍需要面对,但是一直都没有解决好的历史性难题。

  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人民至上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受压迫、受剥削、受殖民、一穷二白,走向独立自主、改革开放、繁荣富强,乃至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法宝,既是习近平工运思想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尤其是用以指导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对新时期进—步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推进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工运事业不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定会开创新时代中国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新局面。

  一、人民至上就是充分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首要和最高位置,这也是习近平工运思想的出发点

  《尚书五子之歌》曰:“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里是说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牢固,国家就安宁。

  儒家孔子提出了“仁”,基本宗旨就是以人为本。后来孟子更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学说,对后世王朝的统治者影响甚大,著名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盛世,也可以说都是民本思想得到重视的时代。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合乎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形成了著名的三大路线之群众路线。毛泽东同志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党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群众路线特色的时代内涵更加丰富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而且难能可贵的是,习近平同志一直身体力行、访贫问苦、纵横擘画、风雨兼程,以实际行动模范践行了坚持人民至上的崇高理念。

  (一)从党的理论体系上看坚持人民至上提出的科学性和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中国共产党除了代表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考量。

  从本质上来说,党的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党要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理念,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所以,从最初的为人民服务,到以人民为中心,再到习近平同志提出坚持人民至上,可以说完成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执政宗旨、执政理念的顺延、递进、升华乃至壇变,体现了时代性、发展性、精准性和高级性,符合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和唯物史观,成为习近平工运思想的出发点。

  (二)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壮大和发展至今,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真情实感融化在革命者和后来人的血液里的结果

  人民至上厚植于并传承着中华大地上民本思想之花的文明土壤,就是今天我们称之的中国特色。中华文明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像长江、黄河—样,源远流长,百折不挠,奔腾向前,永不终断。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切权利属于人民。

  坚持人民至上充分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精神。

  (三)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和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有着本质区别

  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中,人民始终是君主的奴仆,是被统治和压迫的对象。而习近平同志坚持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和党的群众路线观点,真正把人民利益放在第—,坚持人民至上,切实递进和升华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宗旨和理念,和封建的民本思想自有云泥之别。

  (四)坚持人民至上就是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首要最高位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领导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奋发图强、自由民主,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国家强大,民族复兴。所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天灾和西方列强的挑衅和施压,中国共产党人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都会不忘初心、始终不渝,砥砺前行,不负重托。这就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的最好解读、科学诠释和生动实践。

  (五)坚持人民至上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也是习近平工运思想的出发点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是—致的,所以坚持人民至上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也是习近平工运思想的出发点。

  二、坚持人民至上理念是习近平工运思想的落脚点

  人民群众的认同度、满意度是检验我们—切工作的基本依据。我们党只有真正代表和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顺民意、得民心,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所以我们无时无刻都在考虑,工作的落脚点—定要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一)坚持人民至上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一切来源于人民,一切归功于人民,坚持人民至上成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中国人民自己的事业。这就要求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参与、管理、监督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更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并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我们—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最高准则,坚持人民至上成为—切工作的落脚点。

  (二)中国梦由人民来实现,人民是国家建设主体,也是最终受益者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必须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并当家作主。同时,实现中国梦又能为人民造福,使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难有所帮……,人民群众成为最终受益者。

  (三)充分保障最广大人民利益是落脚点的具体体现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要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发展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各种权利和利益上。让改革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给人民以最大的实惠,使改革得到最广泛支持,给改革不断注入活力和动力,并取得最后的成功。

  三、坚持人民至上思想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延伸、升华和提高

  从建党伊始和—路走来的群众路线、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到今天的坚持人民至上,充分体现了党的宗旨的与时俱进、时代感和发展要求,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是提高和升华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人民至上反映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根

  本要求,是与时俱进的、升华和提高了的为人民服务

  坚持人民至上,才能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最高地位,才能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精神和主人翁意识,才能鼓励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改革和发展的大潮中,才能加倍迸发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才能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到血浓于水。我们党只有真正代表和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顺民心、得民意,虚心做好公仆而不是官老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坚持人民至上是由党的性质、根本宗旨和指导思想决定的,是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延伸和拓展

  1.坚持人民至上是党的本质属性的根本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这一本质属性就决定了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理念,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全部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坚持人民至上是党的根本宗旨的内在要求

  坚持人民至上是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并且是为人民服务的更高级阶段、更好延伸和更强拓展。

  3.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人民的要求

  新的时代涌动新的乐章和新的人民需求,人民至上理念必须体现新时代的人民的基本需求,跟得上新时代的步伐。

  (三)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和鲜明亮点

  人民至上思想的提出,是对党的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延伸、凝练和提高,她更直接、更深入、更科学,使党的宗旨、执政理念、执政依靠、服务对象、服务方式更清楚、更明晰、更高级、更科学。她是新时期党的执政理论愈发成熟的表现,是党的执政利器和法宝。因其重要意义和作用,坚持人民至上思想无疑成为了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和鲜明亮点。

  四、坚持人民至上的真正践行者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无论身居多高的职位,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

  (一)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阶级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胜法宝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刘少奇同志曾经说过: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我们党因民而生、为民而兴、与民同体,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从胜利走向胜利,一个根本法宝就是坚持了人民至上理念。人民群众是真正意义上的践行者。

  (二)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与疫情搏斗的严峻斗

  争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动员全国力量驰援疫情重灾区,解放军、医疗队员和志愿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背后都是服务人民、人民至上的人性光辉在闪耀。平民英雄是真正的践行者。

  (三)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不仅是一个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崇高精神境界,更是义无反顾、奋勇向前身影的动态写照

  领袖带头,身先士卒,—切源于人民、—切师从人民、—切依靠人民、—切尊重人民、—切亲近人民、—切为了人民。人民至上,就是要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坚持与人民同呼吸、共患难,勇于牺牲、无私奉献、天下为公,让全体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同甘共苦、共同奋斗、共享幸福和荣光。习近平同志既是人民至上的提出者,也是真正的伟大的践行者。

  五、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并作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创新时代中国工运事业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同中华全国总工会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我国工运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要坚持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团结动员亿万职工积极建功新时代,开创新时代我国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新局面。

  习近平工运思想,体现了坚持人民至上的时代思想和要求,闪耀着科学理念的光辉。

  (一)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广大产业工人,高度重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和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2017年2月,总书记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

  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重视发挥技术工人队伍作用,使他们的创新才智充分涌流。这些重要指示为进一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

  多年来,产业改革推进工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广大产业工人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主人翁地位进一步彰显,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进—步提升,充分发挥了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二)工运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就是要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1.进一步深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重要指示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深刻回答了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一定要领会其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意义,要进一步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广大产业工人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沸腾的工会事业大潮中去,把工运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事情办得更好。

  2.坚持人民至上理念贯彻到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全过程

  只有坚决践行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坚持改革和发展为了产业工人、依靠产业工人、造福产业工人,才能激发起广大产业工人的主人翁意识,调动起广大产业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发展和改革注入强大动力。

  3.习近平工运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内容丰富、博大精深,要结合实际和带着问题学

  全面深化改革给工会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新要求,尤其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要加强思考、深入研究、破解难题,加速推动改革进程。

  (三)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开创新时代中国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新局面

  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发出这样的号召:“历史赋予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伟大而艰巨的使命,时代召唤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谱写壮丽而崭新的篇章”。

  1.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紧紧依靠工人阶级,把个人梦同"中国梦”紧密联系在—起,书写时代华章,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2.围绕树立新发展理念,引导广大职工以“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为主题,深度参与各类竞赛活动,让普通职工当家作主,让优秀职工成为劳动能手和大国工匠。

  3.要加强现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一支宏大的爱国、爱厂、爱家和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产业工人大军,引导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作党的好工人。

  4.把城乡和新就业形态的农民工吸收到工会中来,使他们成为工人阶级可靠的新鲜血液和有生力量。

  5.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职工,深化“中国梦  劳动美”主题教育,打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职工文化。

  6.要把网上工会、网上宣传作为工会联系职工、服务职工、展现职工技能等的重要平台;加强和网信部门的分工和合作,抢占网络宣传阵地。

  7.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抓住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畅通渠道,多措并举,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8.加强和改进党对工会工作的坚强领导,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工会干部队伍。

  9.对老弱病残和弱势群体,采取更积极、更有力和卓有成效的保护、爱护措施。

  10.加强工会信访工作,采取切实措施坚决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有效打击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坚持人民至上,就会江山永固!!

  我们有幸生在这个伟大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华复兴的伟大梦想,伟大的产业工人一定不会辜负伟大号召,一定会创造伟大奇迹,完成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原文为2022年中华全国总工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5周年征文而作,有删改)
  作者和单位:陈世海  刘大勇  中共辽宁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