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泛滥,有用的到底有多少?
来源: 海外网   日期:2018-11-20 00:00:00  点击:7161  属于:中国新闻

手机_正文.jpg

图源:东方IC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底,国内市场上监测到的移动应用(APP)为442万款。多如牛毛的APP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似乎不只是便利。

在政府机关,有基层公务员反映:单位强制安装行政类APP,每个科室设一个交流群,单位对群的活跃度有考核。为了完成每天必须在群里“说话”的任务,大家上午一人一句“早安”,下午一人一句“午安”,工作群成了“请安群”。在高校,打热水一个APP,发学分一个APP,跑步一个APP,连无线网络一个APP,刷网课一个APP……在一些高校,原本为方便师生、提高效率的信息化手段在实际管理和运营中却出现了过度倾向,让学生们不胜其烦。

屡屡见诸报端的新闻说明,没有解决好配套服务、监察管控等问题,一味推广甚至强制安装APP,这样的形式主义不但很难实现智能化目标,反而会使得APP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负担。

当然, 需要厘清的是,包括APP在内的各类现代科技本身无罪。用得好,人们生活便利、社会福祉提升。以前人们外出,钱包、交通卡这类必需品都要随身携带;现在只要手机在手,就能畅行无阻。有了支付APP,购物、用餐扫一扫就行,还免去了找零的麻烦;有了交通APP,搭乘公交地铁或是骑乘共享单车,也是刷个手机就能轻松解决。在企业管理、学习教学等领域,APP都在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APP用得不好,就会惹来吐槽、抱怨,甚至涉嫌违法。就拿强制安装APP的现象来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工信部《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和分发管理暂行规定》都对用户消费者的选择权和知情权做了界定,强制安装APP已经侵害了个人权益。

更加值得警惕的是,一些人钻监管漏洞,利用手机APP谋取私利的现象屡见不鲜。比如,一些校园APP将游戏、购物、培训、兼职等分类广告嵌入其中,学生在使用APP进行课程签到、打卡等教务功能时,不得不被铺天盖地的商业信息骚扰。不堪其扰还是其次,一旦被某些恶意软件盗取个人信息,危及隐私与财务安全,可能就会遭受不可挽回的损失。

11月6日,工信部发布了三季度电信服务质量通告,53款APP因涉及违规收集个人信息、恶意“吸费”、强行捆绑推广其他应用软件等问题,已被责令下架。涉嫌违法的APP自有法律监管,那些强推广告的低效APP最终结果可能也是被卸载或被束之高阁。

总而言之,手机APP乱象折射的是盲从问题,要让科技与管理、教育、消费、服务等等实现有机结合,必须要尊重客观规律。比如管理应追求秩序、效率;教育应追求能力进步、人格健全;消费追求需求的满足;服务追求体验的优化……科技与生活的融合必须使这些目标的实现更加便利化,一旦抛开这些,也就成了打着智能化旗号的投机。只有回归初心,才能让手机APP告别野蛮增长,造福大众。(人民日报海外网 吴正丹)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