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天临致歉,不应只看作网络舆论监督的胜利
来源: 海外网   日期:2019-02-14 00:00:00  点击:7147  属于:中国新闻

微信图片_20190214175751.jpg

翟天临致歉信截图。

最终,被学术打假的青年演员翟天临在漫天的舆论声讨中发表了致歉信。翟天临表示愿意积极配合北电的一切调查,和接受学院做出的一切决定。同时向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提出,正式申请退出北京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相关工作。

翟天临致歉,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网络舆论监督的胜利。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就忽视了这个网络舆论监督典型案例可拓展的更深层次意义。穿越这场席卷全网的舆情海啸,公众也应该思考:如何分清舆论监督与网络暴力之间的界限,把握好情绪与理性之间的分寸感。

连续几天,在舆情炙烤下,这个85后青年演员似乎成了一丝不挂的“透明人”。从他就读的初中、高中直到大学,无数网友像福尔摩斯探案般翻出各种“实锤”证据,甚至连其导师的私生活也没有放过。眼见他翟博士在公开场合吹的牛皮一个个破碎,网民陷入了集体狂欢。

诚然,应该乐见所有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的理性讨论。就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这件事,它关乎中国几十万博士生的社会名誉,关乎教育公平,关乎诚信的价值底线,网友当然有理由把这事好好“盘一盘”,让涉事的人和机构给出合理解释。

但是,一个更值得反思的问题是,是否有必要拿着高倍放大镜把当事人查个底儿掉,甚至全盘否定一个人的全部价值?

要承认,作为社情民意的晴雨表,网络舆论为推动中国社会治理改革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两年,疫苗造假、滴滴凶车、权健风波等事件,以微博和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在引起监管部门关注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但其次生的网络暴力也让人心惊。从人肉搜索第一案的“王菲事件”到百度贴吧的“爆吧事件”,言之无物、挖坟掘墓、攻击谩骂似乎成了舆情发酵后衍生出的网络暴力等常见现象。

按照《乌合之众》作者勒庞的观点,理性的个体一旦聚集到集体里,彼此之间就会相互影响、启发和感染,其行为也越来越受到脑下垂体控制,变得越来越非理性。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社交媒体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密切,一旦被某些激烈的情绪“带节奏”,原先关注的焦点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扩散、转移。

互联网让“人人都有麦克风”,但如何让网民用好这支麦克风却考验着全社会的智慧。无论是用“吃瓜”把一个严肃而重大的社会议题消解成八卦段子,还是使用“人肉搜索”肆意曝光别人的隐私,都不利于理性对话的公共空间的形成。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八亿多网民的国家,培养网民的责任意识和理性分析能力十分迫切。

近年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互联网治理举措,如国家网信办推出“微信十条”“账号十条”“约谈十条”等系列管理规定,规范网络秩序;国家版权局、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公安部、工信部持续等部门联合开展“净网”“剑网”,打击网络谣言等专项行动,净化网络空间。这一系列组合拳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引导网络舆论良性发展仍然任重道远。(海外网评论员 王法治)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