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再到解放军团组 中国国防军队改革引外媒瞩目
来源: 海外网   日期:2019-03-15 00:00:00  点击:7104  属于:中国新闻

1552626966768968.jpg

习近平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图源:新华视点)

海外网3月15日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3月12日,习近平到解放军代表团时强调,“打好我军建设发展‘十三五’规划落实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国防和军队建设目标任务。”这番掷地有声的讲话鼓舞人心,也吸引了诸多外媒的目光。

中国强军展现新作为 外媒竖起大拇指

“砥柱立中流,执戈卫和平。”过去一年,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扎实推进,强军事业展现出许多新气象新作为,多家外国主流媒体对此给予正面报道。不少观点认为,中国强军事业稳步发展,军工自主研制能力大幅提升。虽然军费开支有所上升,但总体而言保持着克制。

《日本时报》在网站首页大篇幅刊文报道了中国推动国防和军队改革所做的努力。该文注意到,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提出“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

文章认为,在习近平的领导下,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国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是为了捍卫国家利益。

1552627102148148.png

日本《每日新闻》则发表题为《中国两会 “强军”路线鲜明》的文章,称在此次两会上“强军”又成为鲜明话题。文中同样重点提及了习近平主席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和中国为此付出的努力,包括正逐渐给部队配备“最新锐武器”、首个国产航空母舰即将登场、加紧研发新一代的“超音速武器”等。

中国武器装备的先进让邻国哈萨克斯坦的媒体也忍不住竖起拇指。哈萨克斯坦365 Info新闻网大篇幅报道中国军事国防状况,称中国武装力量利用最先进的科技实现现代化,进而达到维护国家安全和保障经济利益的目标。文章回顾了201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时的场景,列举了当时展示的各类先进武器装备,并详细描述了2016年中国军队改革的过程。

中国自主生产武器能力的提升还吸引了俄罗斯学者的关注。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奥列格·季莫菲耶夫日前在“今日俄罗斯”国际通讯社举行的莫斯科-北京视频连线中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对科技经费的投入也逐步加大,在军事技术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多。中国很大程度可以依靠自己的科技发明,自主量化生产。上世纪90年代,中国更多是进口俄罗斯的军事装备和武器,而如今中国自主生产武器的数量呈上升趋势,这与中国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密不可分。

中国军事装备和武器的现代化在服务自己的同时,也让其他国家受益。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早前报道,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曾特别就与中国开展的军事技术合作表示感谢。他表示,中国帮助白俄罗斯将现代电信卫星送入轨道”。在同中国的合作下,白俄罗斯建立了支持卫星的现代飞行控制中心。

1552627192467752.png

《印度斯坦时报》一篇名为《中国为什么能把武器造得这么好?》的文章,同样把中国当成学习的对象。文章称,中国的成功来源于大规模的研发投入,近来,他们也欢迎私人企业在国防生产中发挥作用。印度也应该快速行动,开辟道路为国有防务生产部门和私企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还拿中国军费议题“炒冷饭”? 外国专家仗义执言

毋庸讳言,在中国扎实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之时,总有部分媒体热衷在两会期间炒中国军费的“冷饭”。不过,对于这些片面、荒谬、老调重弹的言调,不少外国专家学者都仗义执言,主动站出来为中国澄清。

日本筑波大学名誉教授、理学博士远藤誉在雅虎日本专栏上发表评论文章为中国“鸣不平”,顺便怼了一下日本政府。她认为,两会上,中国提出,一贯注重控制国防费规模,在国家综合国力、安全环境和全球战略形势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国防费增长是合理适度的。根据2018年的调查数据,美国国防费一年就有6100亿美元,居全球首位,而其他位列前9名国家的国防费总和(6615亿美元)与美国一国的金额差不多。

3.png

远藤誉认为,中国的国防预算是1776亿美元,并不值得大惊小怪,特别是日本,根本没有资格说中国“国防费不透明”或者“中国增加国防费是对日本的威胁”这种话。

俄罗斯高等经济学校欧洲与国际综合研究中心资深科研员瓦西里·卡申认为,中国2019年军事预算增长7.5% ,具有计划性,与长久来形成的规律一致。

1552627347417916.png

卡申指出,“这是连续地按计划提高军费,涨幅不大,中国的军事预算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就一致保持这一增长规律。”他并强调,中国从未谋求军事预算快速增长。(海外网 刘强 姚凯红 张琪 王珊宁 张霓 罗伊晴 梁毅 李萌 徐亦超)